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上海市进出口总值达3.8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0.3%。其中,出口1.64万亿元,增长3.4%;进口2.24万亿元,下降1.8%。
总体来看,今年前11个月,上海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达2.3万亿元,占同期上海市进出口总值的59.3%。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和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分别微增0.5%和微跌0.2%。上海贸易伙伴的前三位,依次为欧盟、东盟和美国,进出口值分别达7318.1亿元、5191.5亿元、4359.6亿元。
机电产品出口保持稳定,占同期上海市出口总值的68.4%。集成电路仍为进口最大单项商品,前11个月的进口值达2527亿元。
从上海市外贸亮点来看,同期船舶出口持续高歌猛进,出口值达587亿元,同比增长59.6%。
跨境电商出口同样蓬勃发展。
今年前11个月,浦东机场口岸共监管跨境电商直购出口商品4.76亿票,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42万票,总货值达716.62亿元,跨境电商直购出口单量同比增长20.2%,主要发往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
以下新闻分享自: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申铖)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28日对外发布公告,2025年将调整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和税目。
根据公告,2025年对935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其中,为支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降低环烯烃聚合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消防车和抢修车等特殊用途车辆的自动变速箱等的进口关税;为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降低环硅酸锆钠、CAR-T肿瘤疗法用的病毒载体、外科植入用镍钛合金丝等的进口关税;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降低乙烷、部分再生铜铝原料的进口关税。
此外,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和供需情况变化,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范围内,提高糖浆和含糖预混粉、氯乙烯、电池隔膜等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
为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2025年对24个自由贸易协定和优惠贸易安排项下、原产于34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部分进口商品实施协定税率。其中,中国-马尔代夫自由贸易协定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并实施降税。
为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实现互利共赢,2025年继续给予43个与我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同时,继续根据亚太贸易协定、我国与有关东盟成员国政府间换文协议,对原产于孟加拉国、老挝、柬埔寨、缅甸的部分进口货物实施特惠税率。
为服务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2025年增列纯电动乘用车、杏鲍菇罐头、锂辉石、乙烷等本国子目,优化椰子汁、制成的饲料添加剂等税目名称的表述。调整后,税则税目总数为8960个。同时,为推进税则体系科学化、规范化,2025年新增干紫菜、增碳剂、注塑机等本国子目注释,优化白酒、木质活性炭、热敏打印头等本国子目注释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