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电脑在华强北推销主板的广东客家年轻人不会想到,二十年后他会面临数百亿资产被欧洲政府冻结的困境。

2025年10月,荷兰企业法院的一纸裁决让张学政瞬间失去了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这位闻泰科技的创始人、曾成功实施中国最大半导体跨国并购的掌舵人,正面临职业生涯中最严峻的挑战。

荷兰法院暂停了张学政作为安世半导体CEO的职务职权,并将闻泰科技持有的安世半导体股份(仅保留1股)托管给指定的独立第三方。与此同时,荷兰政府下达部长令,要求冻结安世半导体的资产、知识产权等,为期一年。

草根起步:从梅州走出的客家子弟

张学政,1975年出生于广东梅州市平远县的一个客家人家庭。从小挑水、做饭、下地干活样样精通,农村生活赋予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

上世纪90年代,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后,他投身手机行业,先后在意法半导体、中兴通讯、深圳先盛任职。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5年,30岁的张学政拿着10万元资金,成立了闻泰科技,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当时诺基亚还是行业霸主,一块手机主板就能赚100多元。

华强北的推销岁月

创业初期,张学政每天扛着两台电脑带着手机,在深圳华强北挨个推广,一遍遍给客户演示自主研发的首款手机主板产品W100的结构和ID设计。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吸引到2家集成商代售其主板。W100主板最终出货量达到1800万台,创造了业界神话。成功站稳脚跟后,张学政敏锐地发现了新的市场机会——当时双卡双待手机大多采用双芯片,既厚又笨重。他开发出了单芯片双卡双待新主板,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

转型与上市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手机主板设计的利润越来越薄。2008年,张学政下定决心,带领闻泰科技由IDH(独立设计公司)转型为集手机设计、制造于一体的ODM(原始设计制造)厂商。

随着智能机时代的到来,闻泰接到小米、华为、联想、魅族等手机品牌的订单。2015年,闻泰成为全球最大手机ODM厂商,出货量达到5950万部,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第一家ODM行业上市公司。
他是平价手机的推手,和小米推出红米,定价799元,张学政说,是文闻泰实现了智能手机在1000元以下的梦想。 红米系列销量突破1.1亿台,也带动雷军的小米市占率从4%飙升至15%,成为全球TOP5手机厂商。

蛇吞象的豪赌

但张学政并没有满足于此,靠手机代工起家的闻德科技创办人张学政,希望借着收购安世,进军上游半导体领域。2019年,他完成了一场被业界称为“蛇吞象”的豪赌——闻泰科技斥资268亿元收购了世界一流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安世集团。而当时闻泰提出收购时,它的市值不到200亿元,但安世的估值已经超过350亿元。

在安世并购案过程中,张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过去没做过并购,一上来就整这么大的案子,确实很有挑战,但底气很足。而他的部分底气来自格力电器。2018年,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宣布“500亿造芯”计划,不仅要成立公司自制晶片,还出资30亿元助力闻泰收购安世。张学政打的如意算盘是借着收购,进军上游安世半导体源自荷兰恩智浦的标准化产品部门,拥有从真空管时代开始的百年技术积淀。这笔交易不仅是中国半导体行业规模最大的跨国并购,也让闻泰科技从代工厂一跃成为拥有半导体技术的IDM(整合设备制造)玩家。

收购完成后,张学政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如何整合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欧洲半导体公司。2020年3月,安世半导体首席执行官Frans Scheper决定提前退休,张学政亲自接任CEO一职。

在谈到整合策略时,张学政曾表示:“管理企业不能依靠单一文化,而是要用科学的管理模型、股份制公司制度、上市公司规则来管理公司。”这种尊重文化差异的管理哲学,帮助他初步稳定了这家欧洲半导体巨头的运营。

危机初现

然而,国际政治风云变幻。2021年,安世半导体完成对英国车规级芯片企业Newport Wafer Fab(NWF)的收购,试图布局车规级IGBT和MOSFET的IDM产能。

但此举立即遭遇英国当局干预。尽管安世半导体提出不开展敏感化合物半导体业务,允许政府参与共管等方案,最终仍被迫在2023年11月以1.77亿美元将NWF出售给美国威世。

这已经表明,安世半导体已成为部分国家针对中资企业限制投资展业的目标之一。

壮士断腕

更大的风暴在2024年来临。因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闻泰科技的产品代工和集成业务在全球化的供应链和客户获取层面遭遇重大挫折。

2025年上半年,闻泰科技ODM/OEM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4.85亿元,却累计产生6.85亿元亏损。为此,张学政不得不“壮士断腕”,以约43.89亿元对价,向立讯精密及关联公司出售ODM/OEM业务。

与此同时,张学政也对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他的姐姐张秋红先后辞去公司董事长、总裁职务,三位ODM/OEM背景的公司高管辞职。公司遴选了系出安世半导体的高管沈新佳、杨沐、庄伟等人,全面接管闻泰科技经营决策。

张学政的目标是推动安世半导体产值超过100亿美元,他计划“通过10年时间进一步强化其全球竞争力”。

山雨已来

就在张学政完成业务重组,准备全身心聚焦半导体业务之际,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发出指令,要求冻结安世半导体,禁止其进行任何资产、知识产权等调整。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场变故的内部推手竟是安世半导体的三位核心外籍高管:荷兰籍首席法务官Ruben Lichtenberg、德国籍首席财务官Stefan Tilger和德国籍首席运营官Achim Kempe。

三人在荷兰政府发出部长令的第二天就联合采取行动,要求暂停中方CEO职务和股权托管。

10月7日,荷兰企业法庭裁决,暂停张学政作为CEO的职务和职权,任命一名由法院指派的独立外籍人士担任非执行董事,并将闻泰科技通过香港裕成控股持有的安世半导体股份(仅保留1股)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给指定的独立第三方。

家乡情怀

在商业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张学政,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作为一名客家人,他曾多次慷慨解囊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在梅州平远中学建校110周年庆典上,张学政捐赠110万元支持母校发展。2020年,他通过梅州市红十字会,定向捐赠100万元用于支持梅州市人民医院抗击疫情。

同年6月,他又捐款999万元给梅州市平远县发展教育基金会。张学政曾表示,家乡给他带来的不仅是吃苦耐劳精神,还有朴实的经营策略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

未来何在?

截至2025年10月14日,闻泰科技股价连续两日跌停,市值蒸发超百亿元。安世半导体官网的高级管理团队页面已不再显示张学政的照片,首席财务官Stefan Tilger的职务增加为“首席执行官(代理)”。

闻泰科技发表声明强烈抗议,称“荷兰政府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

公司表示已启动一切法律与外交途径,要求荷兰政府立即撤销错误指令。

从10万元起家到掌控千亿市值的跨国企业,再到核心资产被冻结,张学政的创业经历犹如坐过山车般跌宕起伏。

这位客家人子弟能否再次带领企业渡过难关,夺回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将取决于法律较量的结果和中欧技术审查规则的透明化进程。

闻泰曾一路高奏凯歌,张学政于2020年以270亿元的财富,在胡润百富榜排名第188。然而,到了今年,张学政的财富已大幅缩水到55亿元,在出生地广东梅州,他可能连10大富豪榜都挤不进去。

但路还长,50岁,55亿,中国半导体的独立自主大幕正徐徐揭开!

文字来源:@夜读八角楼/Deepseek辅助

图片来源:网络

本图文仅为内容分享不作商业用途,若有侵权或信息更正请留言联系后台删除。